腓立比書二25-30, 四18
神重用的宣教士也有沮喪難過的時候。保羅在腓立比書讓我們稍微看見這光景。當時保羅被囚於羅馬,他在死刑陰影籠罩下仍然樂觀信靠,積極傳揚福音,同時也不諱言有人嫉妒、攻擊、離棄他。在那時刻,腓立比教會派以巴弗提來探望他,自然帶給他極大的鼓舞和喜悅。
讓我們從腓立比教會和以巴弗提的身上,學習如何成為宣教士的鼓勵和支援。
保羅和腓立比教會
使徒行傳十六9-12告訴我們,腓立比是保羅到馬其頓傳福音的第一站。
神預備人心,呂底亞一家信主,開始了家庭教會。然而逼迫接踵而來。保羅從一個行占卜的婢女身上趕出污鬼,婢女的主人就鼓動群眾攻擊保羅,把他和西拉關在監牢中。保羅卻因此帶領獄卒和家人信了主,但隨即被逐離開腓立比。
保羅在腓立比的日子不多,聖經也沒記載保羅再到訪此地,他和腓立比教會的情誼卻非常深厚:
為了你們從頭一天直到現在都在福音的事工上有分,我就感謝我的神。……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或是在辯護和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和我一同分享神的恩典。(腓一5, 7)
除了你們以外,我沒有收過任何教會的供給。我在帖撒羅尼迦的時候,你們還是一而再把我所需用的送來。(腓四15-16)
保羅和腓立比教會不常見面,關係卻如此深刻親切,關鍵在哪裡呢?
我相信是他們不間斷地互通消息,彼此代禱。在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見保羅深切了解教會的情況,他也坦誠分享自己的景況。教會顧念保羅的需要,一而再送上他生活所需,並且派以巴弗提去探望,照顧保羅。
若昔日通訊要靠人奔走,舟車往來,教會仍和保羅維持如此緊密的連繫,今日資訊發達,交通便捷,我們豈不該更密切關心我們的宣教士嗎?
以巴弗提的宣教服侍
以巴弗提接受教會的差派,到羅馬短宣,目標只有一個,探望保羅、服侍保羅(腓二25)。他帶著奉獻,可能還有腓立比的土產、弟兄姊妹的愛心禮物,去到保羅身邊,送上問候和實際的幫助。
我們在工場的時候,短宣的姊妹來與我們同住,幫忙照顧我們的女兒,讓我們出去約會。晚餐回來,小娃兒吃了整整三隻小香蕉,因為姊妹發現香蕉是我女兒的止哭良方!雖然有點哭笑不得,我們卻仍為難得的二人時光和姊妹們愛心的擺上感恩不已。
保羅稱以巴弗提為「我的弟兄,與我一同作工一同作戰的。」(腓二25)弟兄,是一起哭、一起笑,促膝談心,互相代求的伙伴。我不知道在獄中的保羅如何作工、作戰。但我深信他在捆鎖之中辯護和證實福音時,以巴弗提就在旁禱告,分享自己的見證。而他對保羅的照顧、替他打點生活的大小細節,就讓保羅有更多的時間和強健的體魄,去牧養和教導。
每一個前線的宣教士都需要不同的支援:行政、財務、醫療關顧、子女教育和關懷、語言文化學習、事工訓練、事奉策略、領導等等。研究指出,前線宣教士與後方支援同工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七。
你覺得神在哪方面裝備了你去支援宣教士呢?
冒死服侍
他真的生病了,幾乎要死。(腓二27)
昔日,宣教士是帶著棺材到非洲的,現代宣教士面對疾病的風險已大大降低,但傳染病、跨文化生活的壓力、交通意外、空氣污染、政治動亂,仍為生命帶來威脅。另外,不少工場的醫療設施短缺,加上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生病時要找適當的治療也不容易。
我認識一位宣教士,他奔跑各地作培訓,所到之處都被視為上賓,以最肥的豬肉款待,日子有功,他的血脂、血壓都超標,雙膝也因運送屬靈書籍而勞損。另一位學生工作者笑說,每次營會後,她都要大修,年紀漸長,再難和學生跑跑跳跳,談論人生到天明。
這樣的事奉要求,對長宣、短宣者,同樣是嚴峻的挑戰。你有為這些需要禱告嗎?
成功還是失敗
你們要在主裡歡歡喜喜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因他為做基督的工作不顧性命,幾乎至死,為要補足你們供應我不夠的地方。(腓二29-30)
我們如何評價短宣的成敗呢?在工場上生病,叫家人擔憂,又要宣教士照顧;若因適應困難、水土不服,健康問題而提早回國,那是否失敗呢?
保羅勸勉教會要歡喜接待以巴弗提,尊重他。我們也應該同樣接待回國的宣教士,不管任期的長短、事奉的成果是否顯著,他們為神的工作擺上自己,他們配得尊重。
短宣是服侍,也是學習,是聆聽神聲音的機會。我們不能完全預設神要教導我們的功課,或短宣的成效。出發前身心靈的預備固然重要,回國後的事後解說亦不可或缺。每個人的經歷和感受都不一樣,有經驗的導師能幫助短宣者從不同角度去明白工場的體驗,更深一層領會神的教導,進一步尋索宣教事奉的下一步。
你願意花時間聆聽短宣者的經歷,讓他在述說中,整理並肯定他的學習嗎?
過去四期,我們看見不論長宣或短宣、帶職或專職、單身或夫婦、前線或支援,神用不同的人配搭完成大使命。願你看見祂對你的心意,勇敢回應,投身其中,同蒙事奉主的福氣!
作者:
馮鄭珍妮
Patrick & Jennie Fung
1989 年加入使團
使團國際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