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做環保
回收分類
讓海龜不再流淚
節能減碳記得隨手關電源
北極熊
才會
有笑臉
還有食物不浪費
別忘了
我們的地球多珍貴
-理想混蛋樂團,〈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做環保〉
有一個聽起來滿不「屬靈」的問題,我曾問:「耶穌誕生、受死復活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了,為甚麼還要紀念呢?」已故哲學家蘇珊 · 桑塔格曾經寫過一本書《旁觀他人之痛苦》,我在想,縱使對他人之痛苦會產生同情,但如何避免這同情淪為消費他人的痛苦呢?其實,如果我們沒有進一步的行動,那麼凝視、紀念甚至同情都有其局限性。
今年的棕枝主日是三月二十八日(但並非每個教會都有守教會節期的傳統)。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記載:「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稱頌的話)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說:『這是誰?』眾人說:『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
超越節期本身,我們應當反思的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實。復活節前一週的棕枝主日,值得我們停下來思索,因為它標誌著耶穌將要被出賣、審判、釘十架。古時棕枝代表勝利,當時眾人喊著「和散那」則是「救我們」的意思。然而,眾所皆知,耶穌進了耶路撒冷以後所遭遇的,一點也算不上勝利!
誰在流淚?
關愛受造世界這個「議題」在2021年也算不上什麼勝利!2019年有澳大利亞燒了七個月的叢林野火,而2020年美國加州的山火也比往年嚴重而持久。較少受到關注卻近在咫尺的還有今年泰國北部森林大火,當地連續兩三個月空氣裡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遠遠超標,達到可誘發肺病和心臟病的程度。#ChiangMaiForestFire 甚至曾經成為推特在泰國的最熱門話題!三月九日當天,清邁更成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泰北的山火很大程度上,跟當地居民燒山焚耕有關,甚至成為最致命的公衛危機。
試問有多少人,隔年還會想起並紀念發生在自己社區、乃至地球不同角落的天災?世界各地種種環境災害有上升趨勢,可是人類的環保意識、對關愛受造世界的迫切性卻沒有顯著改善。我們並沒有處理更深層的、源於你我的問題。一方面我們埋怨環境變差了,另一方面依舊我行我素,不聞也不問。
去年年底,有一批穆斯林婦女到首都中心靜坐抗議,反對政府準備在她們的村落興建工業區。當天我剛好在現場,看見四五十名示威人士,絕大部分是家庭主婦,只有一兩位男性。為了到首都請願、保衛家園,他們從偏遠的南部坐十幾個小時的長途巴士,我心裡又感動又悲傷。悲傷是因為,看見她們的辛勞與熱心,政府卻為著短視的利益,多年來嘗試強行逼遷。我更難過的是,不見當地為數不多的基督徒一起發聲、抗議。難道穆斯林、基督徒不是住在同一星球嗎?當天我一個人站在她們中間,只能默默的為她們所爭取的禱告。當下我彷彿聽見那些婦女喊著,如同耶穌進城時眾人夾道呼喊的「和散那!」(Save us!)
誰來珍惜?
因著對那個穆斯林村落的關懷,我帶著幾個朋友去調查、訪談、拍攝當地居民世世代代守護的樸素生活,以及彷彿與世無爭的捕魚業。我們嘗試把這些不為人知、看似不重要的口述歷史記錄下來。經過兩三週的生活,我們和村民彷彿成了一家人。或許政府以為那裡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漁村,可以任意妄為,可是從關愛受造的角度看,那裡是村民賴以為生的出生地,村民會至死不渝地捍衛。
關愛受造世界不只是一個議題,不只是關心人類生活的環境,更延及對所有受造物的關懷。不是少用一支吸管、不在夏天開冷氣,就是關愛受造世界了;在個人生活上作出改變固然重要,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要「求上帝的國和義」,以基督的心為心,而不是光有禱告、讀經、上教會的習慣就夠了。在宣教工場的我們,也時常提醒自己並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在當地居民生活裡面。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把基督釘十架的福音分享給他們。
聖公會坎特伯里大主教在最近一支影片裡提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衝突的世界裡,而我們都是照著上帝的形像被造,我們迫切地需要聆聽其他人,包括跟我們不同信仰的人的故事,用他們的眼光看世界。
每年的齋戒月,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會從日出禁食到日落。教會傳統上四十天的大齋期/預苦期亦以齋戒、克己等方法預備復活節到來;其實,大齋期源於耶穌到曠野禁食,三退魔鬼以食物、權勢與對上帝信心的試探。面對世界各地嚴峻問題,你可曾想過禁食一餐,求問上帝你還能為祂所關愛的大地做些甚麼?
出自萬族萬民 103期 (2021.08)
作者: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