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與關係是一個無法切割的「關係」。因為宣教本身就是關係復和的行動,而關係就是人與上帝在愛中連結的宣教果實。
三一神與關係
我們所信仰的上帝本身是一位關係的上帝。三一神——聖父、聖子與聖靈在愛的關係中彼此依賴、相互連結。這份關係是以他者為擁抱的對象;不是一個自我和自私的關係,而是走出自我,邁向並擁抱他者的關係。三一神在愛中彼此的擁抱自然而然地向外流溢,與三一神之外的受造物和人類分享上帝豐盛的大愛。三一神的信仰讓我們看到,關係的存在性和重要性。
在關係中的上帝的形象
創世記清楚地使用複數來描述上帝是如何在關係中創造人類。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神就照著他的形像來造男造女。」(創一26-27)三一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這顯明上帝在關係中創造,也創造了關係中的世界。人的存在是在關係中,這份關係連結了人與上帝、人與人、男與女、夫與妻、人類與萬物等等。人不能離群索居,反倒要活在關係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唯有在關係裡,生活才會健康、生命才能完整。因為人有上帝的形像,就是在關係中的形像。
關係的斷裂是宣教的開始
許多基督徒認為宣教始於初代教會,當耶穌基督差派門徒去向萬民傳揚天國福音時。其實,當人被創造後,隨從私欲而拒絕聽從上帝的命令,導致原本 完美的關係破裂的那一刻起,上帝就開始透過尋找、選召、差遣、宣揚等等方式,進行宣教的行動。甚至,聖子親自道成了肉身,進入到人類的時空中施行拯救。從聖經和歷史的記載,我們看到當人與上帝的關係斷裂後,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就面臨撕裂和破壞,而宣教就是三一神所啟動「關係復和」的行動。
宣教是三一神共同的行動
自從人類犯罪以來,上帝未曾停止宣教的行動。聖父的行動是,差遣自己唯一、最愛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成為中保,透過耶穌基督的十架酷刑來挽回失喪的人類,讓人能夠重新與父神和好。聖子的行動是,順服父神的心意,用「向下流動」的行動:「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來完成上帝救贖的宣教使命,使人能夠回到父神的家中(約十四1-6)。而聖靈在聖父與聖子的差遣下,在神的子民中做責備、感動和連結的工作,讓人能夠明白父神的心意、承認耶穌基督是主。「你們⋯⋯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八 15-16)宣教是三一神透過差遣、犧
牲、挽回的行動來修復斷裂的關係。
宣教是教會參與上帝關係復和的行動
自從人類犯罪墮落之後,人們對關係的認知,時常淪為西方哲學論述的「概念性或哲學性的非位格關係」,或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以為人與人的關係建構在「五倫」所規範的「權力性或道德性之關係」內,又或是今天物質和消費取向、強調實用主義所導致的「利益性或交易性的關係」內。其實,三一神在宣教行動所體現的,是真實的位格與位格之間的關係。位格性的關係只有在與三一神、和人與人之間連結時,才是一個完整的關係。任何缺少了人與神聖位格(divine personality)的關係,都無法實現真正的彼此相愛、相互尊重和無私的關係。誠如保羅所言:「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林後五18-19)
唇齒相依的「宣教關係」
若是宣教只是一種機械性的動作、一種沒有情感的責任、一項人們企圖完成的任務、一種讓人一時興奮的運動,那麼宣教將會是空洞、自大和無法持久的行動。若是關係只是一種組織上的聯繫、社交上的往來、文化上的依附、概念上的意義,那麼這只是一種冰冷、無情,而且無法深入的關係。
宣教與關係彼此不能脫離,因著關係,宣教產生情感、熱度和和真實的連結。真實的宣教則是回歸到三一神的愛的關係中,主動走出自我邁向他者的過程。關係乃是經歷在三一神裡面豐富的愛,自然流露出來的生命。
但願三一神的關係與宣教,成為我們的生命與使命!
出自萬族萬民 104期 (2021.12)
作者:林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