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啟地區工作是極具挑戰的。第一個前線──大國A城是同工們居留的地方,是一個踏腳石,在那裡需要等候,同時繼續在跨文化的環境和多變的政治氣候中接受各樣磨練。為了預備居留,我們或會作雙職工人,我則以教育專業身分,遵行大使命。
於此時,我們看似在等候,其實是隨時候命,準備進入第二個目的地──北國的B城或C城,繼續以專業人士的身份,開始另一種形式的、延續性的短期服侍。不少曾進入此地服侍的工人,都感受到壓力:每天服侍結束後,要細心反思一言一行。加上生活被監視以致少自由、感孤單等,更使壓力倍增。在如此環境中,如何維持與神的關係?
我想起二百多年前的馬禮遜曾面對極大的險阻,仍迎難而上,他說:「無論去哪裡,我都自覺不合適,但是,若天父加添力量,沒有不能辦的事。」就如使徒保羅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2-13)那麼,天父加的力量,透過甚麼而來?是透過祂的話語、祈求禱告、祂的創造、和當地人民的生命脈動而來。
靜謐中,神的話語使人甦醒
每天最珍貴的時間,是清晨。晨曦從東面窗角照進來時,我在A城的家特別寧靜。在心力疲憊的日子,我如常打開聖經,誦讀祂話語,思想祂的教導。去年的某天,讀到撒母耳聽見天父聲聲呼喚:「耶和華又來站著,像前三次呼喚說:『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請說,僕人敬聽!』」是的,天父,我願意留心聽祢的話語、遵從祢的吩咐。天父用祂美好、甘甜又富安慰的話語,使我重新得力。
某早上,我被神的話語餵養,隨後,與言語助手作語言訓練。到最後的半小時,聖靈感動我向助手分享所領受的話語,祂的話語恰恰回應她心靈的需要,太奇妙了!她一聽就哭了出來,我也深深感受到天父的話語的確能使人心靈甦醒。從此,我們每次見面時刻都分享祂的話語。我祈求天父將祂甘甜又滋潤的話語帶進北國人民生命裡。
禱告的力量
我們所服侍的民族有基督教的歷史根基,縱然政局巨變,景物全非,民中仍有隱藏的信徒,他們保留著敬虔、火熱的禱告心。主耶穌經常退到曠野禱告親近父,而重新得力;同樣地,我們的團隊經常彼此提醒,要以禱告攻破那惡者的營壘。
還記得在B城服侍時,每天清晨六時三十分,廣場便準時響起廣播與對國家思想的頌讚。我必須比那更早就起來專心禱告,祈求天父的名在這地被高舉、被人尊崇;祈求天父打開他們蒙蔽的眼睛,將來有一天,他們也能參與天上榮美的敬拜。
在C城大學,學生們經常要列隊步操,齊聲唱歌,每日如一。有一位同事說:「我懼怕那惡者潛移默化的力量。我禱告,讓天父閉了我的耳朵;聖靈幫助我,不要哼出他們的歌。」是的,我們彷似進入敵境作屬靈爭戰!那麼,我們就每天步行祈禱──行到宿舍、行到球場、行到那些塔與像前面,祈求天父保護這群學生、潔淨這地──我們原本就是前線的守望者。
他們的生命脈動
天父的心一直記掛未得救的北國同胞,我也曾親手去感受他們生命的脈動。
某一天,來自偏遠地區的K大爺在老伴扶持下,一拐一拐地進入B城醫院,來到我們負責的診間,臉色十分痛苦,經超音波掃描顯示髂骨有一個腫瘤。醫生同工叫我「慢慢地」做一個心電圖和聽診──就是按手為他禱告。禱告時,我心裡深感疼痛:主啊!我相信祢愛他,在他心臟還搏動的日子,求祢拯救他,進入祢天上的居所。當我扶他起來,整理他破舊的大衣和褲子,他臉向著我,親切地說:「多謝!太辛苦你,老師。」我緊緊地扶著他,向他道別。內心期望下一次回來,能再接觸到他們生命的脈動。
沒想到疫情來勢洶洶,短期不能再相見!儘管已經一年多收不到那邊醫院的訊息,那在病痛中仍誠懇的感謝聲和他們的臉孔,常常提醒我:這就是你的同胞,這就是你的使命。
每次坐車離開B城,看到連綿的山路、寧靜的大自然,我就會不禁向天父說:「感謝祢賜予北地子民創造的榮美,鋪張天空星宿。深願大自然給他們另一個樂章,取代他們每天如一的革命曲。」默禱時,我的心靈也被天父的創造洗滌了。
結語
在創啟地區服侍縱然極具挑戰,然而,我們有這寶貝在這平凡的瓦器裡,是要顯明那莫大的能力是從天父那裡來的。祂的寶貴生命故事,的確為我們的生命注入力量,繼續前行下一里路。
出自萬族萬民 104期 (2021.12)
作者: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