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黎「報到」
(廣東語,意思是「初來甫到」)
這次回來述職時,曾在一個群體中分享到自己在第一期四年的服侍裡分別經歷了三次很大的轉變、在4個不同的國家生活服侍過。其中一位姊妹在聽完分享後,回應說,原來加入差會真的很重要,因為在這許多轉變中,可以有差會的夥伴們一同尋求方向並共享資源。
我一開始加入使團時,十分不適應許多的行政及財務框架,感覺很多事務和手續都很繁複。與此同時,當我第一次參加一整週的工場會議時,初次與百多位同事會面,感覺非常陌生,彷彿自己是一個外人。因為當時參加會議的同事們,許多都在使團服侍了很長日子,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關係,而自己仍在適應階段,在當中好像沒有朋友,也沒有心力去認識朋友,感覺份外孤單。
在第一年的語言學習過後,我轉到第一個工場,代號為「茶葉山」的地方。進入茶葉山後,我與使團的聯繫反而更加疏離,因為當時該地區的形勢十分緊張,我所在的地方亦沒有其他同工場的同事,幸好我有機會與本地的信徒合作,不至於弧單一人。然而因著自己當時初黎報到,面對很大壓力,也不懂尋求幫助,再加上和同事之間一些溝通的落差,感受不到關心,壓力指數極高。在第二年的工場會議時,我己萌生了離開使團的念頭,心想或許自己一人會輕鬆一點。但感謝神,祂並沒有讓我陷在自我中心的旋渦中。我將這想法與團隊隊長分享(他是我當時在使團相對信任的人),他就向我的工場主任表達我的困境,工場主任及母國的差傳主任立即和我聯絡,並表達願意一起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當時我心裡很被觸動,因為在對話中感受到他們真誠的關心和願意幫忙的心。我也開始反思:其實自己面對困難時不懂尋求幫助,也沒有主動和其他同事及領袖聯繫,把事情一直悶在心裡,並讓其不斷發酵,以致壓力累積愈來愈大。
這事以後,我決定要開放自己的心,並與同工及領袖分享所面對的困難及壓力。原來分享出來以後,內心會輕鬆很多!他們其實一直樂意幫忙,只是我不懂或害怕去表達。
作為新丁,要加入一個大群體、並且經歷很多跨文化的適應,如用英語溝通表達等,是需要時間適應,並和同工們坦誠溝通和分享。
與此同時,我深深體會團隊間的信任亦需要時間去建立。一開始加入時,或許自己並未全然信任身邊同工和領袖,也會感覺別人不信任自己,但經歷這次事件後,讓我有深切的反省與體會。互信的關係是需要時間的,而建立的過程需要開放自己,勇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並與同工們溝通交流。好不容易,我感覺自己真的「加入」了使團。之前或許只是形式上的加入,但現在是心靈也融入這群體。感謝神帶領我加入使團服侍,並讓我學習全然融入這群體。同工們現在不單是我工作的夥伴,更是屬靈的夥伴。
服事也要「有點關係」
以前讀商科時,有老師曾說在亞洲做生意是這樣的:「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若你和生意伙伴有關係,即是朋友或親戚,那麼很多事情都不會有大問題,但若你和生意伙伴沒有任何關係,那麼很小的事情也可能會影響巨大。雖然在使團工作不是做生意,然而關係也深深影響團隊及合作。
當我要離開茶葉山時,著實非常迷茫,不知道該往那裡去。然而因著團隊隊長與不同夥伴的聯繫,我離開茶葉山後,同時收到來自兩個不同地區的邀請─他們都是與我服侍的民族有關的工場。因著隊長和他們友好的關係,所以他們發出合作的邀請。在我出發前,使團要求我成立代禱小組,因為禱告對於宣教工作真的是十分十分重要。進入工埸之後,我常常和代禱小組保持聯繫,讓他們知道神在工埸的作為─神怎樣回應我們的禱告,並在不同的生命中動工。
與不同的團隊及弟兄姊妹保持友好的關係及連繫,使我們在神的使命中發展成美好的屬靈隊工。保持良好關係,讓我們能同心在天國裡一起奔跑。
出自萬族萬民 106期 (2022.08)
作者:太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