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清晨,集結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邊界的俄國軍隊向烏克蘭進攻,要使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為1945年以來歐洲本土的第一場侵略戰爭揭開序幕。過去歐洲人民已習於和平:鐵幕1和平地落下,蘇聯和平地解體,五十年來亞洲、加勒比海、非洲、阿拉伯等地區的民族和平地移居歐洲,也有許多歐洲民族和平地往歐洲西部遷移。
原來歐洲沒那麼和平?
但在更早以前,和平這兩個字並不適用於歐洲。因著領土爭奪、宗教信仰的爭辯、自私和野心,這片土地早期充滿各樣的艱險與掙扎。在愛好和平的「文明」虛飾下,暗藏的怨恨在過去幾個世紀仍持續蔓延。近代的七十年和平,其實是反常,而非正常。
自1945年以來,歐洲經歷了民主政權的普遍建立、帝國瓦解,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洲聯盟(EU)的建立,使領袖和人民可以隨時互相交流,各國的大小學府也歡迎來自歐洲或世界其他國家的學生。許多年輕的專業人士會說至少一種母語以外的語言。發達的資訊科技,讓我們能夠和千里之外的人分享生活。我們有著類似的現代日常生活,也保存了多樣的民族傳統。歐洲已大大改變,歐洲人民已開始共同面對超越國界的問題:如氣候變化、人口販賣、網路犯罪等等。「戰爭」似乎已成昔日悲劇,不可能再次發生。
這也是造成俄國「特別軍事行動」令人如此震驚的原因。歐洲自以為已成熟到可以不靠武力來解決彼此之間的差異。歐洲天真地認為自己的角色如父母一般,可以矯正和指責動蕩不安的年輕國家,如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和馬利。令人難過的是,歐洲實際上並不如自以為的那樣成熟。
志願服務的契機
這場戰爭很可能導致整個歐陸和其他國家的經濟衰退,但卻有更多歐洲人願意慷慨提供志願服務。
西歐人長久以來有著自願付出和慷慨給予的文化,例如一名地毯安裝師可能在週日足球賽上擔任裁判,一名女警經營一間青少年休閒中心,或是一位退休護士每天早上為單親媽媽們準備咖啡時光。然而,鐵幕下的許多東歐國家卻禁止人民如此行,尤其是一些宗教組織,他們在西歐可以發展志願服務事工,在中歐和東歐卻被迫關閉,只能秘密轉成地下組織。東歐解放三十年後,這次因著亞洲和烏克蘭移民的湧入,相鄰的一些國家開始紛紛響應慈善事工,如波蘭和匈牙利,甚至連歐洲最貧窮的國家——摩爾多瓦(北、東、南三面臨烏克蘭)也加入志願服務的行列。
教會開始向陌生人和外國人敞開大門,為他們提供住宿、餐食、衣物,並和他們做朋友。當然信徒不僅只是發動志願服務事工,教會既有的人際網絡也讓這些服務能以驚人的效率進行,並有清楚完善的溝通管道。正如2008年四川大地震成為中國志願服務事工的催化劑,烏克蘭戰爭也推動了中歐和東歐的慈善行動。
筆者與弗米爾過去出席烏克蘭的一個宣教會議
反擊、逃跑或服事?
4月21日,世界銀行估計烏克蘭損毀的建築物與公共建設金額約達六百億美元,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死亡人數則尚待計算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烏克蘭家庭能逃過俄國飛彈轟炸的影響。烏克蘭人必須面對一個天人交戰的抉擇:反擊、逃跑或服事(serve)。
據估計,約有六百萬人逃離烏克蘭,其中九成是婦女和孩童。烏克蘭政府徵召了18至60歲的所有男性加入軍隊,另有約七百萬民眾則散遷到烏克蘭境內各地。也就是說,烏克蘭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都離開了自己的家,逃跑對許多人來說是唯一的選項。
撒夏和約雅娜2是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區(Donbass)的居民,多年來他們參與一個用俄語為日本禱告的禱告小組。他們計畫在2022年9月要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一起到敖德薩(Odesa)的聖經學院就讀。他們決定離開烏克蘭,先長途跋涉到烏克蘭西部,以便再進入斯洛伐克或波蘭。原本撒夏是不被允許離開烏克蘭的,但因為他帶著中風行動不便的父親同行,政府准許一個兒子隨行照顧行動不便的父母,因此能得到通行證。他們盼望跟著朋友娜塔夏一起去日本,因為日本政府願意接納烏克蘭難民。這並不是他們原本計畫前往東亞的方式,但神的計畫高過他們的計畫。
弗米爾曾隨使團到泰國服事五年。單身的他,成為推動烏克蘭海外宣教事工的重要同工,同時他也是一位設計師。他會定期帶領短宣隊到亞洲宣教。當確定母親在西烏克蘭安全無虞,他便立刻回到基輔加入軍隊。但他必須思索他的信仰,以及他要如何以耶穌「愛仇敵」的誡命來調解他對俄國入侵者的憤恨。他問自己:「國家/社會的倫理道德和個人倫理道德有不一樣嗎?」《羅馬書》十二章17節告訴我們「不要以惡報惡」,19節告訴我們「不要自己申冤」;但是在接下來一章,保羅提到那佩劍的領袖是「神的用人,為神的憤怒,報應作惡的」(羅十三4)。弗米爾認為烏克蘭基督徒不僅是被允許參戰對抗入侵者,也應該被鼓勵如此行動。
在此同時,敖德薩的一位牧師柯斯塔(弗米爾的朋友)將其教會變成一個人道救援中心:每天中午提供一百五十人份的熱食。雖然他不是拿槍對抗俄軍,但他在這場戰爭中的貢獻也同樣至關重要。
令人難過的是,我們還看不到戰爭的終結;俄國不願撤軍,烏克蘭也不願投降。從兩千年的歷史來看,這場戰爭還算是一場較小的戰役。不論這場戰爭會在幾週或幾年後結束,它對歐洲造成的衝擊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然而,我們的至高神仍然在施行祂的旨意。
1 譯註:Iron Curtain,「鐵幕」是指冷戰時期將歐洲分為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區域的界線。
2 在此使用假名。
出自萬族萬民 106期 (2022.08)
作者:
史安迪 Jenni & Andy Stevens
1998年加入使團
歐洲地區動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