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又何妨

黃禾
2007 年加入使團

記得當年清楚要到穆民之中長宣,臨行前,一位相識多年的好友滿臉愁容地對我說:「聽說一個單身姊妹在穆斯林地區生活很不安全,也有很多的不便,我真的很擔心妳!」我說:「是啊,我也聽說了,但是我下週就要啟程出發,只剩幾天的時間,應該來不及找個人結婚吧?哈哈!所以不要為我憂慮,請多多為我禱告,相信上帝既然在我單身的時候(至少目前為止^_^)呼召我到穆民當中服事,祂一定會保護我,也相信單身的我,必有上帝可用之處。」

帶著我最喜歡的一張卡片:「Do not be afraid of tomorrow, God is already there.」(不要畏懼明天, 因為上帝已在那裡。)我的禾場,我來了!

單身,卻不孤身

轉眼,來到省城已近九年。回首在穆民當中生活的三千多個日子,只有深深讚嘆主恩浩大。在工場的這些年,上帝為我預備了多元的團隊(有西方人也有亞洲人;有已婚的也有單身的),讓我雖然仍是單身,卻不孤身。上帝不但為我開啟了學生事工的門,也為我預備了兩位同樣是單身的姊妺,成為夥伴和家人。N 聰慧、搞笑、有遠見,卻不喜歡接待的繁瑣和打點。H 最年輕,卻資歷最久、本地方言最溜。她還是我們當中唯一持有此地駕照和車輛的人。然而秀氣、厨藝最佳的她,卻不喜歡面對一大幫的陌生人。

我們幾個人當中,我是最活潑愛笑,也最怕髒和最囉唆的。我主要負責結交朋友,開放家庭,張羅接待,還有彈琴助興。隨著事工的發展,上帝又帶領了R 和T 加入我們。R 來自南方,白皙纖細、理智冷靜,是位優秀的專業人士。T 喜樂開懷、直爽明快,是個標準的北國女漢子。有趣的是,我和T最初相識於我的母校。畢業後,我們各奔前程,怎麽也沒想到多年後會重逢。因著過去的情誼,我們很快就建立了「革命情感」,一起打拼。同時我們也慶幸,還好當年在學校沒吵過架,哈哈。想想我們這幾個單身姊妹,無論國籍、背景、恩賜、專業、個性、年齡、身高、體重……都有著極大的差異,但是靠著主的恩典,卻可以擁有極美的互補。多年的服事中,我們雖不時有意見相左、火花四射的時候,然而都彼此珍惜。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為甚麽來到這地,也知道是誰把我們擺在一起。

單身,神有妙用

1865年當戴德生創立中國内地會時,開拓了兩項史無前例的創舉,第一項是在經費方面,沒有四處募款,只藉著禱告,將一切的需要帶到神面前,相信「神的工作若按神的方式來做,斷然不會缺乏神的供應」。另外一項,就是差派單身女宣教士到中國內地,從事開荒佈道的工作。二十世紀初,法國籍的馮貴珠、馮貴石兩姊妺,以及來自英國的蓋群英,她們在山西宣教長達二十一年後,在五十開外的年紀,毅然前往甘肅開闢一個新的傳教站,並以此為基地,每年穿過戈壁沙漠,向西進入從來沒有宣教士進入的地區,向新疆的穆斯林婦女分享福音。她們教導當地人學習漢語,以能閱讀聖經和其他的屬靈書籍;她們也到處趕集,在每個集市上贈送聖經,高唱聖歌;其中一次,她們進入2700戶住家和帳篷,舉辦650次聚會,送出四萬册以上的聖經。

賈貴安在一場婦女佈道會後與同工的合影

另一位從英國到河北的賈貴安宣教士,在書信中寫到:「婦女們終日深居簡出,很少有機會聽道。一當她們在穀場上撿麥粒,或是紡棉線、做衣服的時候,我就跟她們坐在一起;跟著她們一起進入那給油煙薰黑的陰暗厨房,看她們煮飯做菜;不厭其煩的教她們讀經、唱詩與禱告。」「一個嚴寒的冬夜裡,跋涉在一條偏僻又有積雪的小路上,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孤寂與沉重……我勉强自己大聲唱詩,『我需祢,我真需祢,每時刻我需祢,』邊走邊唱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有人(是主)在我旁邊,並且聽到一個聲音在跟隨著我唱這幾句,『我需袮,我真需袮,每時刻我需袮……』我需要主,何等地需要祂,不可思議的是,主也需要我,需要我把福音傳給中國的婦女」「在過去的十五年當中,我一共跑了十五個省份,舉行過183場佈道會,在這佈道會中,表明自己願意跟隨耶穌基督的太太與小姐們,共有5342名。讚美神,我並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當福音的大門打開之後,我毫不猶豫的進去了。」(以上節錄自《內地六巾幗》)

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和團隊的單身姊妹繼續穿梭在麥田、在穀場、在陰暗的厨房……我們也有無限孤寂與沉重的時刻。然而,我們的企盼和喜樂,就是這地大門大開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