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過年

小山
2015年加入使團

每年到了初冬,就接近本地少數民族的新年。和本地的主要族群一樣,這裡的過年也是全家團聚的節慶,打工的遊子大多回鄉過年,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縣城街上就會出現人潮。他們多半是從外地回來的,難得回鄉一趟,通常會在縣城裡和朋友聚聚、喝酒、吃飯、唱歌,耍好幾天才真正回鄉下過年。(註:本地人說「耍」,就是「玩」的意思。)

這裡過年最重要的事,大概就是殺豬和背豬肉去親戚家拜年了。幾乎每家每戶都至少會殺一頭豬,從殺豬的日子、怎麼分切這頭豬、到哪一個部位應該分給哪一個親戚等,整個過程原本都有明確的傳統規定。但由於時代的轉變,傳統的習俗漸漸被遺忘了。現在村莊裡的年輕男子多半不會殺豬,是由少數幾個「刀手」操刀幫忙屠宰,男人們只負責砍肉。男人們如此溫文的形象,對照過去驍勇善戰、割據一方的本地少數民族來說,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大概也是和平的社會帶來的一種影響吧。

在殺豬當天,全城都可聽到豬的慘叫聲,哀鴻遍野。由於這裡的人們不習慣吃血,所以在不特別收集血的情況下,也會看到血流滿地,「紅河」環繞的情景,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出埃及記中記載以色列人過逾越節的習俗,不過卻沒有聖經中「逾越」的意義。此地殺豬其實有祭祀的功能,傳統上人們會把一塊特別的肉,擺在家中的一個特別的位置來祭祀祖先。這裡的人非常懼怕鬼神,只要是生病或是遭遇到意外的不幸,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是鬼神所致,於是他們會找祭司來做消災解厄的儀式。某種程度上,犠牲動物的生命也是祈求鬼神將憤怒轉移到動物身上,許多民族都有這種宗教文化。

外地人乍見人們隨處私宰豬隻,或許很不習慣。但這就是本地民族的風俗,我們既然來者是客,最好的態度還是用欣賞與學習的眼光去看待,不要倉促下結論或判斷對錯,那樣不僅容易冒犯主人,也顯出我們的驕傲。因為當我們說聖經是超越文化的真理時,不要忘記,聖經本身也是用人類的歷史文化作載體來呈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