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入東亞小史

在西方,人們往往不會將伊斯蘭教和東亞(北至蒙古,南至印尼,西止於中國新疆)聯繫起來,但其實在東亞地區住著數以億計的穆民。

東亞人民是海外基督使團的服侍對象,其中也包括穆民。我們去住在他們中間,逐步建立關係並服侍他們。生活在東亞的許多穆民群體,對耶穌所知甚少。

你知道嗎?

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尼。

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中,有一個位於中東地區。

東亞首個全面實行伊斯蘭教法(沙里亞)的國家是汶萊。

  • 伊斯蘭教始於七世紀。
  • 伊斯蘭教首先傳播至東羅馬帝國的大馬士革(主後634年),接著是耶路撒冷(主後638年)、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主後641年)以及北非的迦太基城(主後698年)。
  • 借助往來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請見omf.org/silkroad)的商旅,伊斯蘭教於七世紀進入中國。據稱中國最早的清真寺建於主後627年,位於廣州。境內其他著名的早期清真寺,全都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杭州、福州和泉州。
  • 印度次大陸上的第一間清真寺,是由穆斯林商人在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Kerala)所建。
  • 主後712年,伊斯蘭教傳入信德邦(Sindh,位於今日的巴基斯坦),當地的貿易與有效的行政管治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區內的發展。
  • 八世紀末,穆斯林的商船開始停泊菲律賓民都洛島西南部各港口。
  • 汶萊歷史記載, 初代蘇丹馬合謨沙為迎娶淡馬錫(新加坡舊稱)公主,於1368年皈依伊斯蘭教。
  • 1480年,淡目國(靠近今日的印尼三寶壟市)興建爪哇島上第一間清真寺。
  • 1527年,為了爭奪葡萄牙在爪哇島的商業利益,英國和荷蘭的商人與此地的穆斯林統治者締結契約,其他宗教的政治勢力因而被壓制,助長伊斯蘭教發展。

 

資料來源:

  • Destiny Disrupted: A History of the World through Islamic Eyes (意思為「如夢初醒:伊斯蘭眼中的世界歷史」,Tamim Ansary 著。
  • 《伊斯蘭百科全書》第二版。

註:伊斯蘭先後經海路和陸路進入東亞,鼎盛時期分別適逢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這兩條「路」除了是重要的經濟通道,也是東西方文化和宗教交流的走廊。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部署,這兩條路的意義再次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