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蓮
Bill & Kwai Lin Stephens
國際基督教聯合服務機構執行主任
1993年加入使團
三十多年前, 我告別馬來西亞分別到香港、菲律賓和美國進修神學和教育學。在美國結婚後,一心一意想把所學獻給中國同胞,沒想到讀博士學位的最後一年,神屢次問我是否願意為祂「走到地極,做外邦的光」?
而那「地極」,是我從來沒有預料、我眼中既遙遠、又迷糊的蒙古國!
女兒潔皿那時才幾個月大,有一天,她突然在睡覺時停止呼吸,我們趕緊送急診。醫生診斷她有「幼嬰睡眠窒息症」,必須在睡覺時佩戴心臟監視器。我的信心再次動搖,聽說蒙古電源不穩定,怎能用心臟監視器?最後只有憑信心禱告,求神完全醫治。神應允了禱告。
1993年夏天,我們帶著還不懂走路的女兒,來到蒙古。
耶穌的羊
蒙古的自然災害不少,包括乾旱、嚴冬、森林火災和洪水氾濫。單是2009和2010這兩年,牧民在冬旱中痛失1,100多萬頭牲畜,好些家庭因失去生計而被迫遷至城市,更有牧民因此自盡。
就在2010年秋季,使團參與的國際基督教聯合服務機構(Joint Christian Services International)開始在奥坦蘇勇布(Altansoyombo)工作。這社區位於阿爾泰山脈與高戈壁沙漠的深谷裡,自然災害奪去他們九成的牲畜。
機構選定了十三個家庭,為每家提供四十八頭母山羊和兩頭公山羊。到了2011年春季,這些家庭的羊已增產一倍之多,可以享用羊奶茶,並開始期待梳羊毛的季節。他們都充滿了希望,一位牧民說:「我們離首都烏蘭巴托很遠,即使政府也無法聯繫我們!如果你們沒有來,我們一定無以維生。上帝差遣你們到這裡來,讓『耶穌的羊』帶給我們奶和食物!」
靈命更新
我們見證了上帝豐盛的恩典,祂挑起牧民渴慕福音的心。雖然當地人之前並未認識耶穌,但詩篇二十三篇和約翰福音十章中「好牧人」和「羊」的信息,引起他們共鳴並對經文產生好奇,又透過創世紀的故事,開始了解這位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
隔年春天,我們再回奥坦蘇勇布探訪,羊群再增一倍!從早到晚,牧民都有肉類款待我們,還迫不及待地展示夏天製作的乳製品,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驕傲。
不僅如此,他們當中有人拿出「靈命日糧」的聖經冊子。書上筆記和翻閱的痕跡,證明了他們飢餓的靈魂得到餵養。那個夏天,第一批信徒在小溪裡受洗,在此之前不久他們還在懼怕水底下的邪靈。

奥坦蘇勇布神學生
每年春夏回去,我們都看到更多人信主。他們努力養殖羊群、梳羊絨、買奶牛,並送孩子上大學。此外,他們也努力透過閱讀聖經堅定信仰和更認識主。來自首都的成熟信徒參與培訓這些渴慕基督的牧民,這年輕的教會透過與蒙古延伸制神學教育(Theological Education by Extension)合作,完成了「豐盛人生」聖經課程。
現在,創造戈壁沙漠、為這地帶來陽光雨露的上帝,終於正式成為牧民敬拜的神。一位女牧民說:「若不是這個冬旱,我們不會認識耶穌!」
生命陶造
在蒙古事奉轉眼已過廿載,初期遇到不少屬靈挑戰,常要禁食禱告,求神加力。蒙古醫療資源缺乏,女兒生病時我們自己充當醫生。無論是麵包、米或油鹽,都得到處尋覓、排隊才買得上,蔬菜水果更難找到!烏蘭巴托是世界最冷的首都,怕冷的我每年要忍受長達六、七個月的寒天。要不是神的恩典,我們早就收拾行李離去了!
2003年外子突然患上免疫系統侵犯神經系統,病發時全身痲痺至內臟,呼吸困難。要是在國外,這情況必立即送急症室換血;但蒙古無此醫療技術,那時沒有航班到韓國,去北京也不是天天有班機,何況還要申請證件,因此本來僅需兩個多小時可飛抵北京卻拖了五天,外子開始全身痲痺,有兩晚喘不過氣來,我只有守在他身邊不斷禱告。
由於兩個女兒還在蒙古,我必須回去照顧,但外子留在北京休養沒人照顧,所以在病情穩定後,就送到新加坡由使團的肢體照顧。我和兩個女兒每晚跪在神面前祈禱,求祂醫治爸爸。如果外子不能行動,我們就無法繼續留在蒙古。試想,沒有電梯、輪椅如何上下樓梯?奇妙又有憐憫的神垂聽了我們的禱告,六個星期後,外子不但沒有一命嗚呼,還可以再次自己行動、駕駛和騎馬!

筆者全家福, 攝於2009年夏季
經歷這事後,我深深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在宣教工場上不能靠自己!外表、名譽、成就、甚至生命都是短暫而有限的。神把我帶到蒙古,不是要看我的表現,乃是要在這過程中陶造我的生命,使我有忍耐、簡樸、單純倚靠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