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行印記

黃艾菁

宣教的過程,就如許多人所形容的,是一場接一場的屬靈爭戰。多年來,使團工人無論前線、後方均「戰役」不斷。無論是「先鋒隊」,還是「後勤部」,大夥兒最重要的武器,就是禱告――把需要告訴神,我們的大元帥。

小盼的奇遇

小盼半歲時,臉部及右手嚴重燒傷毀容,差點失明,慘遭遺棄。被警察發現送去福利院治療,一年半內多次手術,五官功能基本修復時,才三歲。身障人士在當地普遍受歧視,小盼將來讀書和工作會很困難。

同工們找到一個寄養家庭照顧他,然後切切為他早日得到國際領養代禱。大夥兒都希望他能在六歲讀小學前出國,因為年紀愈小愈容易適應。而且,真正對小盼最好的是認識神、信主,故此大家憑信心、大膽地求告神:讓小盼得到愛主的基督徒家庭領養。

經歷兩年多的服事、禱告,小盼果然在六歲生日前順利出國。養父母是很有愛心的基督徒,已經領養四個不同殘疾的孤兒,他們在一個基督徒辦的領養網站看到小盼的照片。但事實上,那個國家的福利院或政府部門既不可能發放照片給這類網站,使團同工也嚴守紀律、沒有把他的照片外傳――事竟然就這樣成了。同工說,除了神的奇妙作為,沒有更好的解釋!

地上和天上的爭戰

蓉在一創啟國家,正要教授全新的探訪員培訓課程。由於所有資料都是第一次使用,更要配合本地的文化修訂,所以全程處於緊張狀態。她經歷了不同的攻擊和考驗:

一位學員與太太二人均病情反覆達一個月,更受至親和啟蒙老師同時確診癌症所困擾。另一學員癌症復發,接受第三次化療的不良反應特別大,影響日常生活。又有學員的太太突然早產,打亂了生活和事奉的安排,太太勸他退學。團隊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同工出發來工場之前,胞弟心臟病發突然去世,蓉要立刻接手他的工作,沒多大把握,得靠著神去完成。

第一堂下課後,有學員被車撞倒,課程上到一半,又有學員因人際關係問題鬧著要停學,真是令人困惑。這段期間,蓉自己也要預備專業考試,那是事工繼續推展必須考取的專業資格。

看見這種種的攔阻,經驗豐富的蓉知道,地上和天上的戰爭又開始了。她不敢鬆懈,進入沉著應戰的狀態,充分使用最重要的武器――禱告。很不容易的三個月,難熬的時刻,蓉依靠祈禱向神支取力量。課程結束,專業考試也通過了,回頭再看,真是恩典滿滿。蓉說,這是非勢力、非才能、乃靠神的靈方能成的事!

曠日持久的守候

自從 2009年與先生、孩子踏上工場,儀心中最牽掛的,是年邁的雙親尚未信主。儀媽媽認為,丈夫一日未信自己也不能信,爸爸則覺得不用靠信仰,自己憑個人努力養大兒女,兩老的心都很剛硬。

這些年來,儀每一封代禱信必請求記念父母信主,支持者的代禱從未間斷。2013年,她回家述職,與媽媽相處、談心、講解救贖故事,媽媽漸漸明白救恩是屬於她的,安然接受。儀感嘆:「不是靠人力得勝。」

2017年春節,儀回鄉探親,爸爸抱恙,儀把握時間向他分享信仰的基要內容。到下次探望時,爸爸手拿寫滿迷信字句的春聯對儀說:「我是進教的,不需要這些了。」「進教」二字,從九十六歲的他口中說出,是何等大的事啊,儀知道這代表爸爸清楚信耶穌要捨棄什麼!儀說:「他是令我驕傲的爸爸。」信主後的儀爸爸最愛謝飯祈禱,每次總是滿足地笑著說:「禱告蒙應允。」

天父最體貼

虹去年暑假回鄉述職之前,禱告天父賜福年近八十的母親身心健康,希望述職期間可陪伴照顧。

獨居的虹媽多年膝患,歲月流逝,日見嚴重,有時候痛得站不起來。女兒回家幾個月後,神帶領她接受更換膝關節手術,施手術的醫生是一位數年前曾治好她的弟兄,老人家很安心。虹說:「天父最懂她需要甚麼。」

手術後,家人和教會肢體同心照顧、煮飯、送飯、陪伴,還有幾位愛心「小天使」不但探訪、贈送問候卡、協助借輪椅和拐杖,而且禱告守望。虹媽康復非常理想,還獻上了人生第一次的見證分享!

結語

有時,禱告如穿雲箭,具立竿見影之效;有時雖箭如虛發,沒有即時蒙應允,但神的旨意往往隱藏在更深的禱告之中,宣教人甘心順服,在忍耐等候中持定信心。由於他們的堅持不懈,主的名終得榮耀。禱行印記,也就是神大能的印記,實際上多不勝數,謹此呈現若干,盼望如放大一幅佳美織錦,聚焦數針數線,足見背後之巧手奇工。

註:取材自彩虹、慕蓉、慧儀、嘉蘭宣教士之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