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領域做新事 ——對多變世界的回應

「你們重視人與關係,從你們彼此代禱及為工場禱告中可以看出來。你們靈命深厚、謙卑、又依靠神,從你們的關係甚至肢體語言,看得出僕人領導的風格。當你們一起服侍主時,我們感受到你們的分工及平等,這些都令我們印象深刻。」

印度兩個夥伴機構的領袖來使團總部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結束後,對我們衷心發出以上的稱讚。稍微停頓後,其中一位代表補上意味深長的一句話:「但是,由於你們的組織架構和流程,要加入使團似乎非常困難啊。」

雖然這話帶著稱許,並無批評之意,但仍是和諧中的一個異音。它正是一個呼聲,讓我們深切反省,在二十一世紀使團是否符合神所賦予的使命? 因此我們懇求神在開啟「創意領域」的過程中賜下智慧和引導。

 

不變中的多變

我們堅信永不改變的神,祂是我們的磐石、山寨,是我們所投靠的(詩十八)。我們也承認,身處的時代複雜多變、動盪不安。

在我們創辦人戴德生的年代,興旺的西方教會差派宣教士到世界各地。我們感謝眾多忠心神僕的愛與順服,使得福音廣傳、教會增長。但在西方教會日漸式微,基督教信仰群體重心轉移至主體世界(the Majority World,編按:占全球人口多數的地區)的今天,亞洲、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教會不但蓬勃成長,而且熱心奔赴普世宣教異象。過去宣教被認為是「從西方到各處」,現在則是「從各地到各地」。面對新的宣教趨勢,在西方世界創立與發展的宣教機構該如何轉變為更友善熱情的社群?

 

生意即是使命?

基督教會在主體世界增長的同時,苦難也加劇。對抗基督信息的力量正在全世界興起,教會在傳統基督教國家日趨邊緣化,同時創啟地區有更多的限制,宣教士因其基督信仰越來越不受歡迎。因此他們蒙召以不同方式活出信仰,以豐盛的生命宣揚基督的福音。過去,宣教士和商業世界有明顯的區隔,如今,基督的門徒如何讓生意成為宣教使命呢?

 

遷移中遇見愛?

我們正在見證全球人口大遷移的潮流。我們在聖經中讀到,神如何使百姓四散,並再次招聚他們歸回。今日全球的移民人數已高達二十五億,其中多數來自東亞。神的旨意正在此移動潮中運行,而耶穌基督的教會需要切實學習何謂愛護我們當中的寄居者(申十18)。使團作為一個團契,是否看到神要我們在這關鍵的事工中做些甚麼?

 

破壞性的參與?

新世代——千禧世代及i世代——的興起對教會及宣教機構是挑戰,也是擴展契機。人們活在一個溝通方式即時又多樣的世界,互相連結並擅長於破壞性創新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ies)。關係、意義和認同可以激勵他們,而過多的結構和政策會使他們覺得綁手綁腳。怎樣的組織文化和架構最有利於他們參與宣教?

 

多變中的不變

我們確實活在一個複雜動盪的時代。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謹記,即使是這個多變的世界,也是屬於主的,並且有祂的心意在其中。祂不改變,因此我們這超越時間的信仰、屬神的價值觀以及聖經原則也是不改變的。我們的異象和使命也同樣不變,上帝仍持續呼召我們向東亞百姓傳福音,好使祂得榮耀。

然而在今日世界,為了忠於上帝的呼召,為了擁抱二十一世紀令人興奮的契機,並應對同樣激動人心的挑戰,我們的方法、策略、系統及架構不能再維持現況。過去它們曾經有效,但現今我們必須迎向前述的諸多新趨勢,因此,現在正是開啟「創意領域」的時機!

 

有利成長的創意領域

使團在過去曾經歷過多次必要的結構改造,最近的一次是從2015年開始的「架構改革」(Organizational Change Project),已帶來正面的成長。而「創意領域」卻非組織架構的變革;更精確地說,這是評估機構文化並改變影響思維的模式、態度及觀念。我們的國際總主任馮浩鎏醫生說得好,走入「創意領域」之後的使團期待成為:

.一個友善熱情的社群,為著拓展神的國度,與其他人一起學習、同行及服侍。

.一個藉著重新定義「我們」而跟全球屬神子民同行的夥伴社群。

.一個主動回應並願意為有效實現神的心意而改變的社群。

.一個堅守核心使命、異象和信念的團隊,但相對包容那些可能妨礙我們與他人同行的差異。我們需要「創意領域」讓使團成長。

 

2018年9月,所有使團領袖一起聚會、禱告並且思考「創意領域」這個議題。當會議結束時,大家一致肯定「創意領域」可以有效地讓使團之呼召和目的與國度事工一致。創意領域期待在三個範疇中有更多創新及實驗性:超越地限(Beyond Borders);使命企業和職場事工(Missional Business and Marketplace Ministries);本土化差傳事工(Indigenous Mission Movements)。

為了回應這個多變世界,使團需要進入「創意領域」,與教會、其他機構一起追求上帝賜予的異象和使命。這是一個再塑造的過程,求主幫助我們心存謙卑。

 

作者:

韋思理
Sydney & Andrea Witbooi
1984年加入使團
東南亞國際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