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發生!超越想像的工作!

在一群資深農業基督徒專家的聚會中,他們提出農牧專業在許多地區仍有很大的需要和服事的契機。透過農業相關技術,一方面可以解決當地經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能走入當地、與人建立關係的橋樑。

最近有一位傳道人正考慮轉換教會的服事…,我們就一起尋求在台灣服事印尼穆斯林的可能性。她漸漸看見這是神的帶領,過程中她所服事的教會非常支持她,願意成為她的差派教會。

最近在台灣舉辦了幾場商宣(Business as Mission, BAM)講座,許多牧者聽到這個聚會的主題,都非常感興趣,想更多了解如何幫助職場基督徒參與跨文化宣教。我們發現參加的牧者人數超過預期,可以感受到這個議題的迫切性。

 

擴大視野的專家聚會

一位在海外設立工廠的基督徒老闆,經由牧者的介紹來參加這次聚會。結束後她跟我分享,過去一直想要參與宣教,也對某一群體有負擔,願意讓神來使用她的公司。我們一起討論講座中所提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概念,她期盼未來有機會與具有相同心志的差會或教會成為夥伴關係,讓宣教士在該群體中開展慈惠工作,藉此機會將神的愛帶到他們當中。

在一群資深農業基督徒專家的聚會中,他們提出農牧專業在許多地區仍有很大的需要和服事的契機。透過農業相關技術,一方面可以解決當地經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能走入當地、與人建立關係的橋樑。這些專家期待未來可以跟差會有更多的配搭。

由於台灣在農業領域的研究與發展頗具水準,許多海外學生都前來台灣學習,因此他們也看見一個契機——鼓勵基督徒老師及學生與這些海外學生建立關係。未來若能與這些留學生展開長期的專業合作,就有機會去到他們的國家,透過專業來展現福音的新生命。他們鼓勵農業專業的年輕基督徒,能擴大視野讓神使用。

 

能傳福音的農作物

會中有一位農業專家興奮地分享,他正在一間基督徒創立的公司研發某項高經濟價值作物。這項農作物的特色是可以在世界各地種植,而且作物在不同地方會產出屬於當地的獨特風味。他目前正致力於降低開設與種植成本,讓這項農作物容易引進到各地,不受到資金的限制。

由於此作物種植技術性不高,他希望未來可以用授權或加盟的方式連結宣教士。該作物的經濟價值不僅能改善當地的生計,因為有技術作為平台,宣教士很容易被當地居民接納,藉著技術指導與產品收購,還可以與當地居民密切接觸並建立關係。這位專家的分享讓我的內心十分感動,因為神正在這個世代做新事,祂的計劃遠超過我們想像。

 

不出國的宣教士

在台灣有七十幾萬的外籍工作者,人口的跨國移動使得台灣人比以往更容易接觸不同文化和種族的人,對文化差異的敏銳度也提升許多。目前來台人數最多的兩個國家是印尼及越南,分別有約27萬及22萬人,他們在自己的家鄉很可能沒有機會聽聞福音,這是台灣教會跨文化宣教的契機之一。

最近有一位傳道人正考慮轉換教會的服事,因為她長期對穆斯林群體有負擔,但因先生仍在台灣工作,我們就一起尋求在台灣服事印尼穆斯林的可能性。她漸漸看見這是神的帶領,過程中她所服事的教會非常支持她,願意成為她的差派教會。

對台灣教會和我們辦公室而言,這是一項新的差派模式——宣教士、教會與差會共同服事在台的跨文化僑民工作。雖然有些教會已經在台灣開始這項事工,但是加入差會的合作是少見的。

未來,她將和來台的外籍宣教士一同服事,發揮各自的恩賜與資源,我們也希望能送她去印尼短暫的學習語言文化,更多認識當地的教會,建立未來回歸者與教會的連結。

 

夥伴x 創意=神的新模式

我們明顯感受到整個宣教環境比過去更加多元,許多新的模式正在展開。有些機會與挑戰甚至超過我們的經驗法則,需要有從神來的勇氣與智慧去面對。

過去十多年,台灣教會人數有非常大的成長,基督徒對於傳福音比以往更為火熱。許多教會也開始對於差傳更多關注,許多基督徒視野被打開,願意參與宣教事工。當前台灣的差傳方式,普遍是由教會直接差派,宣教士透過差會前往工場的比例只有32%,大多數教會與差會之間缺乏夥伴關係。面對未來的變動,差會與教會的緊密合作,將會越來越重要。因此,提升夥伴關係與增加創意彈性,是我們現階段努力的焦點。

 

作者:
袁樂國
2011加入使團
台灣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