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哪裡是我們的家?」
「爸爸媽媽住的地方就是你們的家。」
兩個孩子從小隨著約瑟和我各地遷徙,有些問題他們很難回答,例如許多人問他們是哪裡人。因此我們鼓勵他們把答案分為兩個:我在哪裡 出生,以及我和爸爸媽媽現在住在哪裡。
2017年底參加父母五十周年金婚慶祝典禮時,我為著八十幾歲的父母身心健康,能夠獨立生活深深感謝神。心裡還期待著2019年返國述職時,能有更多時間陪陪兩位老人家,讓他們的生活更安心舒適。
2018年我們安排了一次家庭旅遊,邀父母同行,旅途中當媽媽告訴我他們準備把房子賣了,搬到老人公寓住時,我嚇了一大跳。在我看來,他們的健康情況還算平穩,生活自理沒有問題,應該不需要急著換環境。我還試著建議他們再等一年,等到我們述職時,我就有時間幫忙了。
媽媽說了這麼一段話:「也許現在你看我們身體挺健康的,但妳知道今年爸爸的身體出狀況,去了急診室兩次,我心裡非常害怕和擔心。我們年紀大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啊!」
聽完之後,我安靜下來,學習去理解和尊重父母的考慮,和他們的需要。但我內心有許多掙扎與不捨。我的掙扎是,我沒有參與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會不會失去了表達意見的機會;我本來有自己參與在其中的時間表和計畫,但是現在被打亂了。我的不捨是,爸媽要放下生活了二十幾年、充 滿感情和回憶的房子,他們的心情難受可想而知。
另一個伴隨而來的意念是自憐。我這個出嫁的女兒,以後是否沒有娘家可回了?這些複雜的情感和情緒,常常讓我獨自一人時,悵然落淚。我知道自己很軟弱,很需要從神而來的力量堅固我的心懷意念。
感謝神讓約瑟和兩個孩子包容我的失落與眼淚,他們靜靜地接納我,給我時間沉澱與成長。我身邊有幾位好姊妹願意聆聽,也為我禱告。
過去我知道養育孩子要懂得放手,讓他們有自己的天空。現在我要學習的是,對於上一代我也需要放手,讓他們有自主權決定生活的方式。
看著神奇妙地為父母預備一間合適的老人公寓,我們很真實的見證了神有祂的時間表。我只做了一個請求,請父母在賣房子以前讓我回去看最後一眼, 向老家說再見。我非常明白,對我來說,好好的說再見,才能有好的開始。
搬家這件大事,身在海外的我一點也幫不到忙。那天當我站在幾乎全空的老家,心情十分複雜。做完最後一次打掃,我提出一個要求:我們需要作 一個禱告。
我剛說完「親愛的天父」,眼淚就決堤了。二十幾年前在這個客廳,爸媽 坐在當時那張老沙發上,我還記得那時爸爸紅著眼眶祝福我們未來的婚姻,我是在這裡被嫁出去的。這個家是我們的孩子最熟悉的外公外婆家,他們在客廳的地板上爬行,在衣櫃裡躲迷藏,擠在沙發上看電視,翹著腳享受外公外婆準備的點心。我們在這裡經歷了無數個快樂和悲傷的時刻, 經歷了那些好過和不好過的日子。多麼幸福,我們曾經擁有一個如此豐富美好的家。
我的禱告剛結束,爸爸緊接著開口。他向神傾心吐意,發出由衷的感恩,那是一家之主的真情流露。兩個淚眼婆娑的父女擁抱在一起,縱然有許多不捨,在神面前,我們都得到了安慰和醫治。一向堅強又樂觀的媽媽在旁邊說:「好了好了,不要哭了,我們要快快樂樂地走出這個家門。」
見到爸媽已經開始在老人公寓住了幾天,對於新的環境非常滿意,讓我放心了許多,給我增添安慰和信心。非常奇妙地,第二天當我們走進這個老家時,我的複雜、不捨和自憐已經被神拿走了。爸媽和我是帶著高興的心情歡迎新的屋主進家門的,我們帶他們走過每一個房間,向他們介紹屋裡 的細節,彷彿我們的歷史寫到昨天,今天開始這個家就是他們的了。這個老家,我已經好好的道別了,如今我已經準備好接受新的娘家了。
孩子小時候問我關於家的問題,好像回到了我自己身上。
現在我回答自己:「爸爸媽媽住的老人公寓就是我的娘家。」
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