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繩子不易折斷

每當提到差傳鐵三角,總會以教會、差會和宣教士為主角,可是這鐵三角也不是牢不可破,其中也有弱點;特別在關係上,

我兒,你要將心歸我

從小我在傳統民間信仰的農村家庭長大,後來在基督教學校認識主並受洗,因害怕父母生氣,當了四年秘密的基督徒。直到一個特殊的時刻,我母親跟我在一間教堂裡做禮拜,那天碰巧是聖餐主日。當我還在矛盾糾結如何逃過母親的眼目時,似乎聽到祂的提醒

情誼歷久一樣濃?

在各樣的故舊關係中,友誼可能是最不自然的一種。父母和家人的關係是一種天倫的羈絆;和差派教會的牧長之間,則有責任與義務為基調,讓關係持續發展。那麼,教會弟兄姊妹呢?是友情歷久一樣濃,或是感嘆人走茶涼? 本刊編輯邀請了兩位宣教士來談談對家鄉肢體的感想,也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角色。(因為受訪者掏心掏肺分享,為避免流彈誤傷友軍,請容許我們以代名呈現訪談內容。)

疫情下的機智助人生活

幫助人而不讓他們因獲得幫助而感到糟糕,是一門藝術。 ~美國作家 瑪格麗特.瑞克(Margaret Renkl) 在珍珠家園服事的這十二年,我深刻體會到這句話。助人者要留意受助者的感受,讓她們覺得是有尊嚴的。

是的,我們還無法出國,但我們確實出發了!

「籃球等我們去日本再買唷!」「書桌等我們去了日本再買唷!」我們和孩子之間常有類似的對話。因為不能確定出發日期,所以像這樣需要考慮「要不要」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此刻,每次曬衣服的時候,看著手中新買的衣架都還是覺得:「買得還真好!哈哈!」

我是誰?

「你是華人還是馬來人?」「哇,你英文怎麼這麼好?」「你讀寄宿學校,你父母一定很有錢,對吧?」結交新朋友時,我常會被問到這些問題。而我的回答常把他們弄得更混亂,因而詢問更多問題。

提摩太—承接巨任

年少有為 使徒行傳十六1-3 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們都稱讚他。保羅有意要他一同出去。(徒十六2) 保羅剛展開第二次宣教旅程就和巴拿巴分手,需要重組他的宣教團隊。他來到路司得,在教會遇到一個出色的青年領袖,提摩太。

馬來西亞—多元文化之地

2014 年3月8日凌晨1時45分,馬來西亞吉蘭丹州一名商人宣稱,看到天際一團明亮白光,據信是一架飛機朝南海急速墜落。失聯的馬航370至今仍是個謎團,卻讓馬來西亞在國際舞台變成知名國度。

新疆拉麵

中國人聲稱向馬哥孛羅介紹了「麵」這種食物,之後他返回義大利就教當地人製麵。意大利人則反駁是馬哥孛羅把義大利通心粉帶到中國,中國人才學會做麵的。姑且勿論真相如何,在東西方交匯的古絲綢之路上有一種麵食(或許是通心粉),美味絕倫,就帶大家來嘗一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