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式炸蕉

黃志明、蔡嘉佩 2015年加入使團 柬埔寨佈道植堂 在柬埔寨,大部分人民以務農為生。踏進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香蕉。香蕉樹的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有「雞蛋蕉」、「Om Bong蕉」、和價錢較大眾化的「Nam [...]

橡膠時間

丹尼和莎莉 雖然這國家並非以出產橡膠為主,但「橡膠式」的生活卻可說是這的常態。所謂「橡膠式」,就是指沒有甚麼是可以肯定的,凡事都有相當大幅度的伸縮性。 上課時間表可以改了再改,到上課當天還是可以改期,甚或取消;就算是上課前或是在上課的時候,改動時間安排亦十常八九;私人約會或是小組聚會的時間,雖然是幾經確定,亦經常會臨時調動或取消,輕者等候一時三刻份屬正常,重者等候一句鐘或者一個半小時亦未可知。

十二單

張雅琍 2013年加入使團 家庭教會/學生事奉 「十二單」是日本傳統上貴族和官家仕女中最正規的服飾,十世紀平安時代開始成為女性的朝服;到了現代仍是皇室女性在即位禮、婚禮、御大禮、祭祀等重要場合的正式禮服。

別在我的頭上加光環

馮力殷 父母: 馮浩鎏、 馮鄭珍妮 姐姐: 馮欣寧 出生在宣教士家庭,我有許多獨特的經歷。我並不是說去周遊列國,或者對生命有激進新穎的全球觀點——全球化意味著這些經歷不再獨特——我是指與其他人的相處。太多時候,我發現自己身處奇怪的處境,就是與陌生人交往時,這些陌生人相信他們知道關於我的一切,我的生活,甚至我的未來。

跨文化婚禮

梁松英 梁蘇嘉儀 2017年7月加入使團 香港地區執行主任 我家小女兒Janice和來自丹麥的丈夫Mads,在英國萬國宣教學院(All Nations Christian College)認識,今年六月畢業,已加入丹麥莫拉維亞弟兄會差會,稍後會到坦桑尼亞作宣教工作。去年十二月,他們分別在丹麥和香港舉行婚禮和祝福禮,宴請親朋,當中是很有趣的跨文化學習。

咖啡・夥伴

米奇 1986年加入使團 創啟地區植堂 上帝所賦予的任務 工作是上帝所賦予的任務。神創造亞當和夏娃之後,就立即指派他們管理園子和動物。而在他們背棄上帝之後,神重申他們仍然有責任照顧受造萬物,只是任務會變得更為艱辛。 [...]

同心合意的功課

傅祖恩 Jonathan & Marilyn Fuller 1988年加入使團 時任加拿大地區主任 多年以前,我們住在菲律賓南部一個較小的穆斯林社區。生活充滿挑戰,除了要熟習語言以及面對文化的衝擊,還要帶著兩歲的女兒在沒有電和自來水的環境中安頓下來。上帝藉著一間小型的菲律賓人教會和狄蘿大姐(Ate Delor)的友誼,讓我學習到夥伴關係的一些初階功課。

多中心世界的宣教夥伴關係

馮浩鎏 Patrick & Jennie Fung 1989年加入使團 使團國際總主任   活在多中心世界 過去一百年宣教圖景已經產生巨大變化。今天我們在這個多中心世界可輕易接觸到來自各大洲、東南西北、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宣教棒子不僅從西方世界傳遞到主體世界的教會,上帝也正在賜下更多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