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恤,讓我們翻越創啟高牆近年,筆者與當地同工學習「整全宣教」 ((Integral Mission)。我們從聖經、歷史、案例和實踐,多維度解讀「整全宣教」的當代意義,且走出教會接觸社區鄰舍。在社區裡我們遇到低收入家庭、獨居老人、失親兒、外勞和身心障礙者等等。 社區居民容易忽略、遺忘,甚至犧牲這群弱勢群體。教會作為神的見證人,我們願意為弱勢群體送上涼水;可是教會在創啟地區不容許公開參與社區事務,如何實踐整全宣教? READ MORE
化苦難為萬民的祝福——東亞創啟地區本土化宣教浪潮今天當我們觀看上帝在全世界的宣教工作,不得不注目上帝在這個時代做的一件新事——從創啓地區興起本土化宣教浪潮。原本創啓地區是需要接受宣教士的禾場,如今也開始差派宣教士了!在東亞,一些看似在苦難中的教會正逐漸成為祝福萬族萬民的宣教力量。 READ MORE
營商可以不一樣 ——T國茶園體驗分享不知道當大家聽到「營商宣教」四個字,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或許大家會和我一樣,可能想到宣教士在某些地方開店、開餐廳、開工廠等等,涉及的應是第二及第三產業(secondary and tertiary production)。然而過去三個月我在T國山上的生活完全打破了這個想法——宣教士在當地的經營是直接由初級產業(primary [...] READ MORE
明天一起吃早餐嗎?「那明天一起吃早餐嗎?大學口那家煎餅,如何?」我在當地的朋友拖鞋哥如此向大家提議。 我雖然開心表示要加入,但內心其實相當疑惑,明天也不是假日,大家今天也聚了這麼久,為什麼還要約吃早餐? READ MORE
如何面對嚴冬?近年一個創啟國家經過數十年的改革開放後,歷史的鐘擺又轉變了方向。過去幾十年那裡的體制外教會(或家庭教會)逐漸享有相對寬鬆的空間,但自從新的宗教條例後,空間越來越縮小。家庭教會基本化整為零、小組化或隱蔽化,信徒在學校或工作單位被迫簽「不信承諾書」。 READ MORE
營商、職場—非典型宣教路在工商界中資、港資及跨國企業任職近三十年後,我踏入人生的第二階段,先在教會任職兩年,接著參與機構的服事,被差派往東亞某城市參與扶貧,在大學、醫院及政府部門中提供管理培訓,服侍了五年多的時間。十年前開展「營商宣教」,那時我便認為二十一世紀宣教運動中,具有營商及職場經驗的肢體舉足輕重。 READ MORE
他人的目光 雙目低垂,雙唇緊鎖,我木然地站著。在每個人期待我開口的目光下,我卻感到唇乾舌焦,嘴裡像填滿了沙漠的熱沙。 我己經十二歲,按理不應怕羞、不敢向新同學自我介紹,但面對四十張好奇的臉孔,巨大的壓迫感仍令我雙膝顫抖不停。不是因為要用普通話而非維吾爾族母語發言,也非因我是班上唯一的新生,而是因為我看起來與其他同學不一樣,我還未開口便先遭受一番評頭品足。 READ MORE
橡膠時間丹尼和莎莉 雖然這國家並非以出產橡膠為主,但「橡膠式」的生活卻可說是這的常態。所謂「橡膠式」,就是指沒有甚麼是可以肯定的,凡事都有相當大幅度的伸縮性。 上課時間表可以改了再改,到上課當天還是可以改期,甚或取消;就算是上課前或是在上課的時候,改動時間安排亦十常八九;私人約會或是小組聚會的時間,雖然是幾經確定,亦經常會臨時調動或取消,輕者等候一時三刻份屬正常,重者等候一句鐘或者一個半小時亦未可知。 READ MORE
咖啡・夥伴米奇 1986年加入使團 創啟地區植堂 上帝所賦予的任務 工作是上帝所賦予的任務。神創造亞當和夏娃之後,就立即指派他們管理園子和動物。而在他們背棄上帝之後,神重申他們仍然有責任照顧受造萬物,只是任務會變得更為艱辛。 [...] READ MORE
殺豬過年每年到了初冬,就接近本地少數民族的新年。和本地的主要族群一樣,這裡的過年也是全家團聚的節慶,打工的遊子大多回鄉過年,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縣城街上就會出現人潮。他們多半是從外地回來的,難得回鄉一趟,通常會在縣城裡和朋友聚聚、喝酒、吃飯、唱歌,耍好幾天才真正回鄉下過年。(註:本地人說「耍」,就是「玩」的意思。) READ MORE
山城的日子因著深信神愛我,也為了順服祂,2004年4月我成為山城的長期同工。當吉普車順著蜿蜒的山路上山時,我淚流滿面,耳中迴響著這首詩歌:「天與海皆我所造,我聽見子民怨聲,誰願意去?」我默默對神說,我已聽到祢的呼召並且正在前往祢的子民所在之處,但我不知道可以做甚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