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神的旨意

我:「我覺得神給了你一百種恩賜,但你卻只用了十種。」 約翰:「其實,我只用了不到十種。」

我不太合適吧?不試試看怎知不合適

「我不太合適,有其他人更優秀。」 「我太年輕了。」 「我還單身。」 「自己一個女生出去不太安全吧?」 「我沒有這個恩賜,就好好工作,以金錢和禱告支持已經在工場的人吧!」

結伴同行宣教路的三個理由

「我們基於共同的目標和相互尊重來強化彼此的夥伴關係」,這是最近一期《OMF團訊》(Fellowship Update)中的聲明。這篇在使團內部傳閱的文章,談到要針對二十一世紀打造一個新的使團,文章內容強調夥伴關係是至要關鍵。但是⋯⋯為何要強調夥伴關係?

那些日本夥伴教我的事

記得當年離開新加坡時,心中最掙扎、最放不下的就是差派我的母會。我從教會開拓時期就參與其中,後來加入全職同工團隊,幾年後被差往宣教禾場。那時我感覺好像要失去跟所有親愛弟兄姊妹的關係。現在我進入禾場服事已經十三年了。回首過往,我不僅未失去與母會的連結,更在日本獲得了數間我可以稱之為「家」的教會。

我也曾想作個獨行俠

初黎「報到」 (廣東語,意思是「初來甫到」) 這次回來述職時,曾在一個群體中分享到自己在第一期四年的服侍裡分別經歷了三次很大的轉變、在4個不同的國家生活服侍過。其中一位姊妹在聽完分享後,回應說,原來加入差會真的很重要,因為在這許多轉變中,可以有差會的夥伴們一同尋求方向並共享資源。

三股繩子不易折斷

每當提到差傳鐵三角,總會以教會、差會和宣教士為主角,可是這鐵三角也不是牢不可破,其中也有弱點;特別在關係上,

我兒,你要將心歸我

從小我在傳統民間信仰的農村家庭長大,後來在基督教學校認識主並受洗,因害怕父母生氣,當了四年秘密的基督徒。直到一個特殊的時刻,我母親跟我在一間教堂裡做禮拜,那天碰巧是聖餐主日。當我還在矛盾糾結如何逃過母親的眼目時,似乎聽到祂的提醒

情誼歷久一樣濃?

在各樣的故舊關係中,友誼可能是最不自然的一種。父母和家人的關係是一種天倫的羈絆;和差派教會的牧長之間,則有責任與義務為基調,讓關係持續發展。那麼,教會弟兄姊妹呢?是友情歷久一樣濃,或是感嘆人走茶涼? 本刊編輯邀請了兩位宣教士來談談對家鄉肢體的感想,也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角色。(因為受訪者掏心掏肺分享,為避免流彈誤傷友軍,請容許我們以代名呈現訪談內容。)

單靠主‧迎挑戰 朝陽初照創啟地

在創啟地區工作是極具挑戰的。第一個前線──大國A城是同工們居留的地方,是一個踏腳石,在那裡需要等候,同時繼續在跨文化的環境和多變的政治氣候中接受各樣磨練。為了預備居留,我們或會作雙職工人,我則以教育專業身分,遵行大使命。 [...]

低谷迴音

他已服事神許許多多年,是個沙場老將了。 這次他辦了一個大型護教兼佈道會,會前花了許多時間,費盡心力預備,設想各種可能的情況和提問,裝備自己的勇氣和膽識,自詡堅定為神做見證,打一場美好的仗。 當天會場坐滿了人,更激發他高昂的士氣,在講台上他的台風穩健,論點擲地有聲,獲得很多的肯定和認同。 [...]

關愛受造世界——人民與土地——是我們的使命

使團對關愛受造世界的定義是:「為了神的緣故,人類有責任成為地球及其上各種 生命的好管家。」我們相信「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二十四1);我們被呼召來修理看守地球(創二15);教會作為上帝救贖的社群,有責任關愛受造世界,以彰顯祂的國度;若不關心他們與我們所賴以為生的土地和生態,我們也無法真實地愛我們的鄰舍。我們需要同時關愛人民與土地。

你我住在同一星球     

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做環保 回收分類 讓海龜不再流淚 節能減碳記得隨手關電源 北極熊 才會 有笑臉 還有食物不浪費 別忘了 我們的地球多珍貴 -理想混蛋樂團,〈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做環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yGVn5j5cU   [...]

憐恤,讓我們翻越創啟高牆

近年,筆者與當地同工學習「整全宣教」 ((Integral Mission)。我們從聖經、歷史、案例和實踐,多維度解讀「整全宣教」的當代意義,且走出教會接觸社區鄰舍。在社區裡我們遇到低收入家庭、獨居老人、失親兒、外勞和身心障礙者等等。 社區居民容易忽略、遺忘,甚至犧牲這群弱勢群體。教會作為神的見證人,我們願意為弱勢群體送上涼水;可是教會在創啟地區不容許公開參與社區事務,如何實踐整全宣教?

三位馬利亞

埃及的馬利亞:上帝關心嗎? 小馬利亞(米利暗) 看著母親約基別親吻懷中小小摩西稚嫩的臉頰,昨晚聽母親說埃及法老下令屠殺以色列的男嬰。暗夜中,母親用石漆和石油塗抹蒲草箱內外,刺鼻的味道充斥屋子,也把小馬利亞的眼睛和鼻子薰痛了。她擦拭眼淚,在微弱閃爍的燈火下,小馬利亞看見母親的眼眶裡也盈滿了淚水。

宣教的行動與教會的存在

教會為宣教而存在,正如火為燃燒而存在。沒有宣教的地方就沒有教會;沒有宣教又沒有教會的地方就沒有信仰。 – 瑞士神學家 布魯諾(Emil Brunner)   沒有教會支持的宣教,和不參與宣教的教會一樣不堪入目。 – 英國宣教士暨神學家 紐畢真(Lesslie Newbigin)   [...]

以神的道建立神的教會

過去四年,我一直在靈風講道(Langham Preaching)擔任東亞區域統籌主任。前不久,收到一位東亞牧者發來訊息:「此時此刻,靈風講道的訓練帶來很大的功效。受訓的牧者能在他們各自的地方講道。過去三個月,因疫情封城,沒有巡迴牧者前來服侍,本地信徒領袖只好包攬一切講道工作。」 [...]

page 1 o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