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式參雞湯韓國是個四季分明的美麗國家,冬天嚴寒而夏日酷暑,七八月則是最炎熱的月份。而當你已汗雨淋漓,精力耗竭,就要在家煮一碗人參雞湯作為健康食品滋補。參雞湯吃起來健康清爽而不油膩,是因為它去掉了油脂,未經過煎炒而僅熬煮而成。 READ MORE
新疆拉麵中國人聲稱向馬哥孛羅介紹了「麵」這種食物,之後他返回義大利就教當地人製麵。意大利人則反駁是馬哥孛羅把義大利通心粉帶到中國,中國人才學會做麵的。姑且勿論真相如何,在東西方交匯的古絲綢之路上有一種麵食(或許是通心粉),美味絕倫,就帶大家來嘗一嘗吧。 READ MORE
話說麻辣─四川酸菜魚說到四川,你會想到甚麼?麻將還是川菜? 有此一說:「少不進川,老不離蜀。」意思是人若在少年時進入四川,意志不堅者難免流連忘返於麻將桌,一生就難成大事;而「老不離蜀」,表示此地適合居住,生活悠閒,老年人不願離開也是常理。四川是安逸之地,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世界各地都有川菜餐廳,只是味道會隨各地民情而調整。 READ MORE
Halo-Halo的啟迪Halo-Halo 意思是「撈埋一堆」(大混合) ,這是菲律賓著名的甜品,五顏六色,十分漂亮,代表著菲律賓有著很多豐富的文化和歷史的財產。神賦與菲律賓人很多獨特的色彩。有時我們叫兩個女兒「Halo-Halo」,因為她們是中美混血兒,而我們女婿更複雜,他混有黑人,美國印第安人和菲律賓人的血統。這是我們的孫女Evangeline,在她身上共有五種血統,结合得天衣無縫。 READ MORE
八寶茶穆民飲食三件寶:接待客人不用酒,油香、饊子、蓋碗茶味道好。(饊音傘,饊子是用和好的麵做成細條或麻花片狀,下油炸熟)穆民是好客的民族,只要有客人到訪,主人總是會拿出最好的招待——先端出一杯八寶茶。主人會使用一般的茶具,更講究的會使用由茶蓋、茶碗、茶托三部分組成的茶具沖泡,又稱三泡台或蓋碗茶。蓋子有保溫效果,可以保持茶和乾果的好風味;端著茶托喝茶不燙手。 READ MORE
馬來人的主食:蘭花拌飯 KHAO YAM外帶一包十塊的Khao Yam,是我們跟這裡居民的主食。一包十塊的Khao Yam,也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菜單,是觀光客的首選。一餐十塊的Khao Yam,看起來賣相吸引,不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成本也不多。可是,從一包十塊的Khao Yam,我們可以領悟到馬來人日常樸素的飲食。 READ MORE
集合啦!章魚燒派對日本人和朋友們在家裡舉辦活動聯絡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章魚燒派對(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簡稱たこぱ/TAKO PA)是大家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團隊裡有一位短宣成員即將回國,但她說自己來到日本還沒機會吃到章魚燒。為了不要讓她留下遺憾,星期天教會的愛宴就變身成了章魚燒派對!大、小朋友都玩的不亦樂乎。 READ MORE
只要有心,人人都能三杯雞大家好,我是葉大衛,來自美國德州,我們一家在台灣已經住了八年。相較於璀璨多樣的台灣美食,傳統的美國菜實在太黯淡了。我總是樂於嘗試烹調新的菜式,這次將首次挑戰「三杯雞」! READ MORE
加多加多Gado Gado加多加多聽起來很吉利、很豐富的感覺,但到底是一道什麼菜呢?「Gado」是印尼話,有「混合」的意思,Gado-Gado就是把許多不同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是一種什錦蔬菜沙拉,可以當正餐,也可以當點心,是印尼極具代表性的小吃,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它的蹤影。 READ MORE
柬式炸蕉黃志明、蔡嘉佩 2015年加入使團 柬埔寨佈道植堂 在柬埔寨,大部分人民以務農為生。踏進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香蕉。香蕉樹的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有「雞蛋蕉」、「Om Bong蕉」、和價錢較大眾化的「Nam [...] READ MORE
炒羅勒 Pad Ka-Prao初到泰國,第一道令我感覺口味異常、難以接受,但後來卻成為畢生所好的,便是炒羅勒。泰國羅勒全名為「泰國聖羅勒」(Thai Holy Basil),炒煮時氣味芳香濃郁、提神醒腦。初嘗時可能不太習慣那香氣,但日久生愛,念念不忘。 READ MORE
西藏待客之道若要説西藏人的特色,必然包括他們歡樂及熱誠待客的品性。我們在藏族地區快住滿二十年,期間經常受邀到朋友家作客短住,也曾在旅途中偶遇就被邀請到家裡作客。我熱愛在遊牧民族部落的地區駕車闖蕩獵影,常有騎著摩托車的牧民停下來,邀請我們到他們家用茶點,每次都必品嘗鹹酥油茶或奶茶,也少不了當地的包餅,總會聽見他們用熱情的藏語「Jia tong, gori su, su, su!」請客人多吃多喝。 READ MORE
三文魚散壽司母親非常好客,多年來將款待的恩賜發揮到極致,尤其是在烹飪方面,現在雖已屆80高齡,仍愛接待客人,甚至能煮出比以往更出色的菜餚,真心享受服侍客人。母親讓我見識到烹飪是服侍他人的好方法,尤其是被神使用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