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象

學習越南語的人中,以漢語為母語的有福了,因為越南語約七成左右的詞彙來自漢語。 譬如表達謝意的片語 「cảm ơn」(c讀k聲),漢語直譯便是「感恩」,可能源自儒家文化中「禮尚往來」的概念——受人恩惠理當銘感於心,以期來日報還。儒家文化對這個民族的影響處處可見。

變遷中的緬甸

緬甸佔據地理上的戰略位置,是連結東亞與南亞的橋樑。近年透過選舉,締造了自1962年以來第一個平民(非軍方)政府,緊接而來的是漫長的改革進程。雖然權力過渡相對地順利,但是要建立有效能的官方和非官方體系,仍需長時間努力。此外,緬甸長久以來由國家控制經濟,加上國際制裁和孤立,所以振興經濟也是一大挑戰。

廿載耕耘

我在1997年初次認識饒恩,當時我和內人在「關懷全球宣教機構」(World Concern)服事。那時我們剛剛抵達柬埔寨,負責在東北部的文盲族群中推動識字活動。最初的對象就是科隆(Krung)和布勞(Brao)兩個族群,平安村是其中一個布勞村落。項目組長經過初步勘察後,與工場主任決定在平安村開設識字班。身為聯絡員,必須探訪已設立或即將設立識字班的各個村落,我就這樣初次踏足平安村。